开丰娱乐-开丰注册登录绿色站

0898-08980898  13876453617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分享本站:

开丰资讯

0898-08980898
传真:0000-1234-5678
邮件:admin@youweb.com
客服:

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丰资讯 > 行业新闻

为什么面积不大的韩国却经济发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7-30 05:11:46

韩国的国土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排名全球第109位

2017年韩国的GDP为1.5308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

首先,韩国不是弹丸之地,其国土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无论是比起东亚四小龙、TW( 3.62万平方公里 )都大得多,与我国浙江省面积接近。韩国的发达体现在多方面,但我认为主要的也是基础的是经济的发达,韩国经济的发达又是在战后几十年中形成的,所以需要简要叙述韩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历程。

战后韩国经济简史——欧巴的逆袭之路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战后初期的韩国,那就是“穷的就剩人了”。

1945年,在结束了日本的占领后,韩国处于美国军政局的托管下,刚刚从战争走出的韩国面临着如何将经济社会恢复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的难题,而此时摆在韩国面前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韩国国土中山地和林地占67.2%,河川及其他用地占10.1%,耕地仅占22.7%。资源匮乏,资源自给率低。

其次,日本在殖民期间采取“南农北工,南轻北重”的经济发展策略。1939年,韩国(当时是朝鲜南部)生产了85%的纺织品和89%的印刷出版品,北部生产了82%的化工产品和90%的金属产品且92%的发电量集中在北部。且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北方占据大部分资源。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主要矿藏量对比



数据来源:张东明韩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5


第一阶段 混乱、饥荒和战争


战争结束后,随着在韩日本人撤离,以前来自日本的生产所需的资本、技术、技术人员也相应撤离,使得韩国的工业生产停顿。并且失去了日本、中国、北朝鲜等原有市场,生产处于停滞。

战争结束后,来自国外、北朝鲜回国人员使得人口骤增。这个时候韩国人口约为2100万人,同期的北朝鲜约为900万人。战争期间的货币的超发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生产不足加之人口暴增使得情况更加恶化,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恢复时期

这一时期的韩国经济处于战后恢复之中,其中来自以美国为首的援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1946到1961年,以美国为首的外国援助总额达31.39亿美金,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食物、被服、生产原料等援助。解决韩国人吃饭问题的是1949年的土地改革,改革采取“有偿收购,有偿赎买”,有一半左右的地主土地被分配,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终端了改革。


一场战争 ---------- 再次被打残(1950-1953)

战争的惨烈程度我觉得不需多说。韩国在这次战争直接损失达到31亿美金,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


第二阶段 起飞前的准备阶段(1953-1961)


这一时期,美国因为冷战原因加大对韩的援助,韩国利用提供的纺织、农业、造纸、肥料等原材料发展起了以“三白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这一时期的发展战略是“进口替代”,用国内生产最大化的替代进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和减少进口。这一时期,在美军政当局的指导下,韩国政府将大型工厂设备等生产设备低价转给私人,因为当时政府的FuBai等原因,这些生产设备被少数人接手,这成为韩国财阀形成的起源

这一期间,在“进口替代”和国外援助的帮助下,韩国的纺织、制糖、粮食加工、玻璃、水泥等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953到1962年,韩国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为3.7%。

韩国三产业构成变化 单位:%


第三阶段 起飞吧——韩国经济

1961年,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经济开始高速发展。

1962年,韩国政府制定了“一五”计划,主导思想仍然是进口替代战略,但因为国内市场有限、技术落后等原因,在1964年,调整为出口主导战略这一战略一直被韩国政府贯彻,这是因为韩国自身市场有限等原因所决定的。“一五”期间,韩国GNP年均增长7.9%,人均GNP从60年代初的94美元增长到125美元。这一时期外资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起到很大作用,占“一五”投资总额的54.2%。


“二五”计划时将经济发展指导战略最终定为“出口第一主义”。根据国内人口资源丰富的特点,将轻纺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出口产品。以轻纺工业的发展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轻纺、烟草、家具、食品、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创汇以进口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以及引进技术,着手开发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为下一阶段的工业发展打下基础。“二五”期间,韩国GNP年均增长率为9.8%,出口年均增长35%。失业率也降到了4.5%左右。

这十年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1 国际环境有利。1965年,韩日关系正常化,日本的经济结构转型,韩国承接日本迁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阶段,以美国为韩国敞开市场。国际能源价格低,美元汇率低,美元利率低的“三低”的有力环境。


2 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应国家经济要素禀赋。人力资源丰富且人力素质占优势(韩1949年推行6年义务教育)

3 政府大力支持。政府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支持出口产业。

4 利用外资,韩国采取的是直接借贷为主,外资投资为辅的方式。


飞的更快的十年

为了调整经济结构,适应国际形势新变化。韩国政府将“三五”计划的发展重点放在了资本密集型产业上,重点从以前的化肥、水泥、纤维转变到钢铁、造船、机械、汽车等重化产业。同时继续发展电力、交通、运输、通信、保险等社会公用事业。扩大对教育、住宅、卫生福利设施的投资。

1970-1982韩国人均GNP变化

韩国1973-1983产业就业构成变化

这一时期的韩国从工业化中期进入了工业化后期。

1960到1980年韩国霍发曼比率变动


霍夫曼比率:早期工业为4-6;中期工业为:1.6-3.2;后期工业为0.6-1.5


第四阶段 均衡发展(1982-1991)


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后(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韩经历过一次经济危机),韩国再次迈上了产业调整之路。树立了“技术立国”的目标。“五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精密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知识信息产业等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发展上一个十年的重点产业,增强其竞争力,达到出口创汇的目的。淘汰落后产能。

这一次的五年计划与以往四次五年计划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以前的增长第一的非均衡转变为对整体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的均衡发展。从增长第一转变为稳定第一;改变以往的赤字财政,廉价货币政策,实行紧缩财政,降低通货膨胀;从以前的快速发展追求规模,转变为增强企业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减少政府的干预,扩大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促进原因:1 国际上出现的三低现象; 2 政府政策引导。在产业上实行的自由化方针,放宽了对企业的限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外资的直接进入也促进经济发展;3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国内储蓄率上升支撑投资需要。

韩国1980-1991产业构成比变化

韩国就业构成比变化(1980-1991)


第五阶段 新经济


这一时期的韩国政府抓住世界科技革命,重点发展半导体、电子科技、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产业。面对冷战后国际新局面,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联系。

1992年,韩国GNP约为中国的80%,被xiaoping作为警醒国内阻碍改革开放的例子。

1995年,韩国人均GNP达到10163美元;1996年,韩国加入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为发达国家。1997年,韩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总和。

---------------------------------------------------------------------------------------------------------------------------------

总结一下韩国战后三十年高速发展原因


1 国际上产业分工。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1965年,韩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后,正是日本产业转移的时候。其次,美国的支持,对韩敞开市场,帮助了韩国在前十年的经济起飞。

2 出口导向的战略。韩国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这一战略。韩提出“出口第一主义”。

3 政府主导。在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国内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大力支持,从财政、金融、行政各方面支持。另外高效率的行政队伍,高素质的智囊团体,在制定和执行国家发展战略上得到很好体现。

4 重视技术与教育。韩国政府一直重视技术的引进,不过也造成基础科学落后,但进入新经济时期后,这一情况有所改善。教育上,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制定教育战略,重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开支在财政开支比重较大,除此之外,作为儒家文化圈国家,国民普遍重视教育。

5 积极引进外资。大胆对外借贷,初期企业信用不够,政府出面担保。外资在国内储蓄长期不能满足投资需要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6 重点发展大企业。积极培育大企业,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确实起到了设想的作用,但后期也导致很多问题。但其在经济发展初期的作用不能忽视。


暂时先写这么多了,有什么不足后补。欢迎指出不足与错误。

我就说一点,那就是韩国政府很高效。

1 韩国玩大财团主义,把资源集中在几个财团身上,利用量大去挤压对手,使得三星,LG,现代的技术和品牌都跻身国际一流。韩国对面板,dram,半导体产业的细化投资扶植使得他们弯道超车,中国学习了这一点(我说的是学习扶植dram,半导体面板,不是说财团),所以我们现在半导体,面板产业就是玩国家队,大力扶植,铁路轨道企业也合并去世界上竞争。

2 韩国当年积极推动宽带普及率,提升网速,政府在电信基础设施上投入大批资金,因为信息化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如今,韩国的宽带网速全球排第一。中国前两年也开始跟随,推出宽带中国,努力提高网络覆盖率。很多国家的网络覆盖率和网速提升主要是市场和电信公司主导,只有中国和韩国是政府主导性的从战略高度上去做这件事情




3 韩国对人才培养非常细化。举个例子,在以色列,除掉菲佣和泰国厨师,人口最多的就是韩国人。韩国政府有个非常变态的计划,由韩国政府出钱,让韩国青年到以色列的创业企业实习。韩国最有竞争力的一部分青年,由政府资助,在以色列的创业公司免费给以色列人工作。这些韩国青年英语流利,技术过硬,很有世界观,不少人汉语也很流利,就算在以色列,他们也抓紧机会和中国留学生交流,以保持自己的汉语水平。他们由政府资助,来到以色列免费给创业公司打工若干年(一遍3年左右,看个人情况),然后再回韩国或者去美国深造(有了以色列创业公司经验,很容易去美国硅谷的学校)。因为以色列的高新技术大部分是由许多创业的小公司所掌握的,只要你想做,你肯学,上司就充分给你机会。这些优秀韩国青年在此是真能学到不少东西。你看,韩国政府为了国家经济,为了国家竞争力,做到这个极致。

4 文化产业,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金大中总统上任之后就宣布:“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估计很多国人要是在1998年的时空环境下听到韩国“文化立国”国策都会笑出三声:韩国这个三姓家奴,万年属国,文化都是拷贝我朝的,有什么文化,竟然文化立国? 事实结果证明,韩国非常成功,如今韩流韩剧是可以说和英美流行文化,日本动漫文化一道成为全球三大流行文化之一。韩国政府发现,文化产业对韩国国家形象,对韩国工业品输出(还记得当年oppo,vivo手机起家打广告都走韩国风路线吗?),韩国旅游,韩国美容整容化妆品行业甚至那么难吃的韩国料理等等都有巨大推动。韩国当年推广韩剧,国家出面免费把韩剧送给全世界各地去播放(免费的最贵,因为商家先期免费后期回收的更多,我们被免费韩剧攻下后,就出现我们当年自豪把步步惊心剧本卖给韩国,结果优酷用折合270万人民币一集的高价把韩国翻拍的买回来的后果),这一点可以说是开了文化推广的先河,没有一个政府有这种眼光和高度。遥想当年中国还是把影视娱乐作为对内的宣传工具,而不是一个产业,更不是一个有利于其他产业的产业。不过这几年中国也开始学习韩国政府,由政府和官方公司出面把国产剧往非洲推广。不过可以看见,推广面远小于韩国当年。而且在态度上还是模凌两可,我国政府是既又想跟随韩国,又妞妞捏捏,所以一方面中韩文化产业交流大行其道,中国对韩流韩剧韩影门户大开,另一方面却又不放松文化审核。

Google Trend

红:日本流行音乐 蓝:韩流 绿:日剧 黄:韩剧

而且文化审查不说,在政策上也没有韩国细致和专业。举个简单例子,为了推动电影出口, 为鼓励更多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在海外市场票房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国产电影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该片海外电影市场电影票房收入的1%。这种烂政策出台我真是无语。简单讲,如果能出口的,你不奖励,片方也会去出口,而不想出口的,也不会为了这不到1%的奖励去出口。韩国当年扶植文化产业,细化到专门送人去美国培训,觉得编剧重要,就专门成立编剧学院。中国现在请韩国或者西方导演过来拍片,政府可不可以规定一下要求片方必须设置一个实习青年导演岗位,跟随这些外国导演在拍片中进行学习呢? 如果只是开放,而不好好学习,利用开放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人才,这种开放效果就大打折扣。如果是韩国政府的话,估计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管中窥豹,这种情势下,中国文化产业很难获得韩国那般成功。

所以韩国之所以发达,固然有各种因素,但是韩国政府的高瞻远瞩,专业细化,创新精进绝对是一个重要原因。

-----------------------------------------
很多人说我韩吹,事实上我只是说出韩国政府的一些优点,因为这个问题就是问为何韩国发达。当然或许中国政府是自己想出来的政策,或者是情势发展必然会产生这些政策,不是跟随韩国的,但是我们要承认韩国政府是开先河的。譬如我说的韩国政府从战略高度去主导电信网络覆盖率和网速升级,而其他国家基本是由市场和公司去主导。譬如说韩国的文化产业的推广。要知道,当年台湾偶像剧也是横行东南亚和大陆的,甚至有些台湾剧还输出到了南美,台湾综艺也在大陆很火,但是这些都是台湾公司主导,台湾政府基本没什么作为。而且另一方面韩国的成功至少给了当时我国决策层信心和经验吧,譬如集中资源大投入给面板和半导体产业

至于对于韩国,我其实不满意国家现在让韩国在中国大捞特捞,尤其是娱乐产业,开放是对的,但是开放不能太粗放,要有的放矢,要细化规则,开放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强大,而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譬如开放那么多韩国演员来演国产剧,拍的时候还要带翻译,拍出来一看口型和表演风格格格不入让人出戏,还有那么多综艺,作为观众是无比反感,这样的开放除了恶心观众有啥意义?

对于这一点,我补充说明一下。开放的目的一方面是激化竞争,鲇鱼效应促进本土产业进步,另一方面是给消费者带来利好。但是我们要看到经济自由和开放度排名里,不乏穷国排的比发达国家还高,然而进步并不快,所以开放并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适度或者渐进。

而对于消费者,事实上很多韩国偶像的中国粉丝并不希望偶像来中国拍戏,觉得玷污或者毁了他们心中的偶像。虽然最后可能还是会去看去贡献收视率,但是他们心里还是不悦的。而我们这些路人就更没落着好了,不少人还觉得恶心不爽。所以从消费者角度,大力开放韩国明星来拍戏并没有利好消费者。我提倡的是开放制作团队来大陆,而不是韩国偶像来中国拍戏或者上比较需要口头表达的综艺节目(很多综艺节目请韩国艺人来还要带翻译,连评委都请韩国人,看得真是怪怪的,全球估计也就中国这样,真是畸形到了极点)。偶像可以开放来大陆唱歌,跳舞等真正刺激中国市场和带来鲇鱼效应的,而不是开放来促进影视产业恶化。

开放促进影视产业,事实上开放韩国制作团队来竞争是促进。但是,目前中国影视产业最大的障碍就是粉丝经济,影视制作公司为了收视率把投资都用来抢偶像了,剩下的制作费就很少,这对影视产业损害很大。这种情况下还开放韩国偶像来加旺粉丝经济,根本就是百害无利。如果不开放境外的这些偶像去演戏,国内电影电视剧拍摄总得需要演员吧,这样那些名气小点的本土演员机会就多了,一方面是保护本土艺人权益,另一方面也让本土艺人曝光机会增多。增加本土明星,本土明星演员多了,价格就下去了。否则影视圈就陷入一种本土艺人出头机会被剥夺,境外的则轮流来淘金的循环。

-----------------------------------------
有些知友总是觉得韩剧low。其实我觉得有个成语非常好,就是百花齐放,“low”的和高端的都要有。韩剧走出国门的大都是“low”的,那说明“low”的确实有市场。我们的大宅门也好,汉武大帝也好,我必须说是很好,但是很难走出国门。韩剧也有精品,譬如信号,但是大家看看《信号》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有《太阳的后裔》高吗?哪一部戏给韩国赚的外汇高?哪一部戏引导人们去韩国旅游,买韩国化妆品和各种商品?

再退一步讲,如果没有韩国这些“肤浅剧”打头阵,提振韩剧影响力,我们有可能去注意到《信号》吗?《信号》能卖高价吗?要知道,《琅琊榜》拍的再好,卖给海外也没几个钱,因为我们的输出太弱了。我们的《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得再多奖,留给老外的也是中国农村乡土阴暗感觉。我们需要百花齐放。

琅琊榜卖到海外视频网站,点击率还比不过一部普通弱智的台湾偶像剧。没办法,想要看深刻的高端的大家直接去看美剧了,谁给你看亚洲剧。美剧的政治,血腥,情色,人性,犯罪/越狱,我们现阶段是不可能,也是被禁止拍出来的,那么就老老实实学韩国,先拍些爱情/偶像/都市剧打头阵玩输出,让老外熟悉中国的演员,圈粉之后再输出高端大气的,那就有人气了。台湾人本来不喜欢看大陆现代剧的,但是 台湾网友为了追《欢乐颂》 连新闻联播也一起看了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琅琊榜》圈粉了啊(在中华圈内,古装剧还是好输出的,但是出了中华圈就要靠现代剧偶像剧),打造了王凯这个偶像迷了很多台湾女生,而且剧里还有刘涛以及其他《琅琊榜》的熟脸,所以吸引了很多台湾人看。

--------------------------------------------------

今天看到这个实在无语

如何看待 6 月 30 日「苹果中国区所有游戏需要广电总局审批才可上架」的通知? - iOS 开发

二战后,韩国经济比朝鲜还落后,且落后得多。到1960年韩国人均GDP还不到朝鲜1/3,直到1970年才追平朝鲜。

1961年,韩国农村的典型建筑


之后,韩国一路绝尘而去,增长曲线就像这30年的中国。韩国崛起的过程,和新加坡、台湾、香港、包括近30年的中国大陆,有很多类似点。

对于韩国经济腾飞原因,简单说就是:强人体制+劳动密集产业+美日资本+越战中东等具体因素。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院长咸在凤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明问题:

咸在凤:中国从韩国的崛起中能学到什么?

韩国成功的有利因素


咸在凤:显然这么说可能政治不正确,但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喜欢自然资源,喜欢资本、技术,并尝试建立一个国家,你必须有能力把人调动起来,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这意味着机会不是均等、广泛地流动,你必须选择。谁来选择?选择谁?选择什么领域?通常都是不公平的,本没有什么绝对公平存在,特别是当资源贫乏时。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像别的国家一样,在1960年代初期开始这么做。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因素促使韩国成功,尽管几乎所有欠发达国家都有“独裁”,它们都试图集中资源,不可避免地不公平,导致很多腐败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但是却没有走向繁荣。只有极少数经济体成功了,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当然还有中国大陆。


我觉得韩国成功有两个因素。首先,朴正熙(朴槿惠之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很讽刺,一位将军通过政变攫取了权力,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对军事的重视。朴正熙之前的生涯都围绕着军事,但当他掌权时,却将重心放到经济上。这很不同寻常,不做军队擅长的事情,不是简单地传授军队的组织能力,尽管他也这么做,但他能够将之与创业精神相结合。更特别的是,他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当时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以进口为导向


当你有了创业精神,并掌管一个面临抉择的国家,自然需要有所借鉴。我们知道朴正熙从哪里吸取经验。他曾参加关东军,在伪“满洲国”目睹了日本的重工业建设。这些殖民建设对日本来说是难得的经验,战后,日本自身也通过重工业建设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朴正熙当然也有对国家的愿景,即达到一个重工业国家的水准。


在关东军服役的朴正熙


几乎从第一天起,韩国人就知道朴正熙渴望经济大发展。就在zb后,他逮捕了所有大企业家,包括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朴正熙与他们达成协议,只要他们保证没有腐败并且引进国外资本,就放他们走。他真的强迫他们这样做。


另一个有利因素是美国。美国是非常慷慨的盟友,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生活水平,或任何其他方面接近美国。它的市场似乎是无限的,不管多少我们出售多少罐头食品等,美国都能“吃下”。在商品供应、防务和开放市场方面,美国非常慷慨,我们很幸运。


1961年,汉城市中心


1961年,汉城河边的破旧建筑


朴正熙为求资金强力推进对日谈判


接下来我想谈两段插曲,并不只是因为这两次插曲的主角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而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如何在很多类似事件中发挥作用。


第一个插曲发生在1963-1965年。朴正熙当时急需资金来发展经济,但他不知道从哪里能要到钱,没有人愿意借钱给韩国,因为韩国太穷了。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难题呢?他向日本寻求帮助。


日本曾殖民韩国数十年,因此从1945年韩国成立到1965年,我们一直拒绝和日本建立任何外交关系。但1963年,他和日本展开秘密谈判,后来事件泄露,整个韩国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朴正熙不得不颁布戒严令,来控制示威活动,一切都是为了和日本谈判。不管发生什么,他都要推进谈判!


后来韩国得到了赔偿金,可这仍是很复杂的问题。从法律上来讲,我们认为这是日本弥补过去罪行的赔偿金,但日本从未承认赔偿。这笔钱实际上是按个体严格计算的,赔偿给强迫工作的劳工、壮丁等。但日本宣称这是欠薪赔偿,发给当初被迫无偿劳动的工人,他们还为此出台了一项法律合同,但对我们来说这就是赔偿。这个故事在韩国家喻户晓。


我们得到了这笔钱,但是朴正熙并没有将它分给应获赔的个人,而是拿去做投资。他最终几乎把所有的钱投资到钢厂、高速公路和船厂。不公正是随处可见的,这些赔偿金对促进个人的自由、权利,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却让我们有了连接首尔和釜山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那时,韩国的车辆很少,所有人都认为建高速公路是很疯狂的事情。每个人都问为什么韩国要钢厂?我们没有铁矿,从没有炼过钢,卖过钢。船厂也是如此,为什么人们要从韩国买船?


我想说的是,巨大的权力集中到这个人手里,他有愿景,可以调动所有权力和资源来得到所需的资金。这些资金没有用于民主,或其他别的方面,而是用于朴正熙认为有利于国家、民族的领域。


他就是这样起步的。


从越南到中东


然后在1965年,当美国越来越深地陷入越南战争时,他们急切地需要需要联军协同,这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就像近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一样。美国满世界游说,希望其他国家派兵,支持美国在越南的行动,但几乎没有人愿意,除了韩国。


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朴正熙真心认为美国在朝鲜战争时曾经帮助过我们,所以我们应有所付出;其次,他知道如何汲取巨大的回报。所以当时的美国副总统赫伯特·汉弗莱访韩时,朴正熙和他进行了艰苦的谈判,需要派多少军队,作为交换,我们能得到什么,如我们可以建什么,可以制造多少军需品?同时,韩国的公司将获得所有的特许证,建造军营、公路,任何美军要在越南建的东西,韩国公司率先获得特许。


韩国军队在越南


所以越南战争是美国“为韩国人打的”,就像朝鲜战争是美国“为日本人打的”。韩国借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韩国航空、现代公司等都是在越南起步的。这是第一次海外投机,和美国交易,都是很好的经验。


当然,在1965年至1972或73年间,任何时候差不多都有5万韩国军队在越南战斗,很多人死去,所以韩国左翼人士批评说我们成了雇佣兵,我们的确如此。但我们确实有所得,因参战而有了各项建设的机会,企业得到发展,技术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得到提升,等等。


这是巨大的一跃。后来由于越南局势崩溃,美国真的惧怕共产主义席卷亚洲,所有人都认为韩国会成为下一个,包括朴正熙自己,他非常恐惧。美国开始谈论撤军事宜。1970年代初,美国这样考虑的原因很有意思。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不断争论,认为美军不能被卷入另一场在亚洲大陆上的战争。他们看了一圈,觉得下一个肯定是韩国了,便说现在就不得不撤军。


所以,他们撤军根本不是因为厌恶朴正熙的独裁,不是因为韩国不能支持人权斗争,实际上都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那段时间对韩国来说非常艰难,事情开始崩坏。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使经济更加恶化。由于在越南的经验和轻工业,我们的经济刚刚开始抬升,但是别忘了,我们仍然比朝鲜穷得多、穷得多。1976年,我们的人均收入仍然只有354美元,远远落后于朝鲜。


朝鲜曾底气十足地宣传自己的工业成就,图为朝鲜半岛工业分布图,来源:《朝鲜的真相》(Facts about Korea),朝鲜外语出版社,1964年

越战之后,面对国内外的经济危机,我们该何去何从?


随后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插曲。当时,现代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郑周永开始在越南办公司。韩国人也渐渐知道哪里有钱了:中东!郑周永说我们必须去中东,然后他去了,还带去了所有在越南获得的建设装备。每个人都问这是要做什么?中东人已经快被石油美元淹没了,他们想花钱,他们想要建一些东西。因此1970年代,那里开工了大量建设项目,许多韩国人都去了。


所以到70年代中后期,最高峰时有100万韩国工人在中东沙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40年了,那是我父母都没赶上的经历,他们那时候还是孩子。那些人在中东沙漠,在军营般的营区里辛勤工作。人们常常说韩国企业成功的原因是,韩国人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异域大沙漠中,在没有酒的情况下,以军队般严格的纪律,连续工作两年的民族。


70年代,中东很多大项目都是韩国建的,如1976年的迪拜石油精炼和储油罐项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项工程。那时候,韩国在建筑界没有什么地位,我们通常只能收到别人转包的业务。郑周永参与了投标,和国际大集团竞争,他竟顺利拿下了。而他从该项目获得的资金,甚至相当于当时韩国一年预算的1/3!


这是领导能力、企业家精神的结合,是冒着风险的惊人尝试。后来我们克服了中东石油危机带来的困难。1970年代末的时候,现代、三星、LG、大宇等公司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事情还是那样,韩国人依旧不买韩国货。如果买得到、付得起的话,他们就会去买日本货。


培训“产业战士”


韩国发生了什么呢?朴正熙推动的、被称为“发展期”的浪潮滚滚而来。韩国异常关注重工业。1971年,朴正熙走上了重工业化的速成之路,他这么做的缘由,仍是为了应对安全问题,美国正在退出亚洲,朴正熙说,我们不得不制造自己的武器,而制造武器则需要重工业。


直到1971年,韩国基本上都是轻工业。在朴正熙统治下的最初八九年里,都围绕轻工业,我们也只有能力做那些。韩国的一个重要出口品是鱿鱼。我们出口了很多鱿鱼,还有其他一些海产品。日本买了我们所有的东西。我们没有制造业,胶合板是我们唯一生产的东西,流程非常复杂,其他的出口品都是初级产品。


年轻的农村女孩在纺织厂遭受剥削,英国曼彻斯特在19世纪经历过,韩国、中国也经历了,每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何迫使工人们接受低劣的工作环境、忍受安全隐患?韩国只有强大的政府、警察,没有工会,人们只是不断地工作、被剥削。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在这个阶段,美国不断指责韩国是专政、独裁。


主持人:美国自己也经历过那个阶段。


咸在凤:对。每个国家都有。而且就像前面讲的,美国撤军其实只是出于地缘政治考量。


问题就在于,怎样摆脱轻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我们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技术含量很低。而重工业都是焊接之类的事情,对技术要求很高很高。那么,从哪里来的劳动力呢?我觉得这是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韩国奇迹。韩国在快速崛起的道路上,政府说,我们要培训“产业战士”。于是开始建立职业学校,到处都是培训学校,甚至开始在监狱引进培训项目。


因为韩国当时城镇化率大约为20%,其余仍是农村,所以很多人中学、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不得不去做农民。于是政府建立职业学校,让他们练习焊接等等,然后开始建工厂。最好的例子就是现代重工集团。朴正熙说,我们需要一家造船厂,谁能给我一家造船厂。每个月,他亲自带领经济部门和大企业的主管坐下开会。


主持人:所以那些私人企业的行动就像中国的国有企业一样。


咸在凤:的确如此。政府把他们看成是国有企业,会资助它们,为任何形式的贷款作担保,让它们能够拿到资金。


但所有人都说不。只有郑周永说:好,我们来建。他走遍全球搜集资金,可没有人肯借钱给他。1971年,谁会借钱给什么韩国去造一家船厂呢?最后,他去了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对方说:我们可以借给你钱,但是首先你要得到一份合同。想想看,郑周永没有船厂,没有资产,没有造船技工,工人甚至不知道怎样焊接。于是他四处寻找,最后找到希腊船王Livanos(他还活着,过几天就要再次来韩国了)。Livanos说,我可以给你一份合同,造两艘25万吨的超级油轮。


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


郑周永就拿着合同去了巴克莱银行,筹到了5000万美元。他带着钱回去,开始造船厂,造船,培训工人。同时,派人去日本、挪威,去任何可能的地方学习造船技术。两年后,造船厂还没完成,但他们已造好了两艘船,均交付使用。从1974年起,韩国开始在航运业上处于支配地位。现在,世界上约有40%的船只是韩国建造的。


我想说的是,在这一速成过程中,奇迹不仅仅是这些公司带来的,更是社会转型带来的。1971年到1980年,韩国靠那些速成职业学校等等,培训了200万工业工人——从零基础开始!我们培训了这200万工人去造船,去从事各种重工业项目。200万,以典型的四口之家来算,就意味着涉及800万人口。韩国当时的人口大概是3000万,也就是约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在十年内,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变成高技术的工业社会,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后来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重工业公司。


所以,我再次强调,有了愿景、创业精神和领导力,奇迹就会发生。我确定这也是中国正在经历的。

因为朴正熙。这个疯子在战后韩国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几乎是压倒性的!!

当独裁者做出了正确的经济决策,国家经济的崛起就是必然的,因为独裁者会动用一切力量甚至是警察的力量来扫清发展经济的障碍。同时,这么做的风险也极高,因为一旦决策错了,是全盘皆输。

朴正熙做对的第一件事很多人都说了,确立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东北亚就有成功的先例——日本。

但二战后亚洲不止一个国家提出过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为什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成功了,菲律宾、马来西亚都失败了?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执行幼稚工业保护政策和严格的出口纪律。这就是朴正熙做对的第二件事。

东北亚国家经济的成就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失败,区别就在这两个地方。

首先朴正熙时期,韩国实行了高进口关税。进口工业品在韩国价格很高,朴正熙也不允许国民去买进口商品。这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尚在孩童期的韩国工业免受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品的打击,给韩国工业的生长强大争取了很多的时间。

其次,在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的时候,要发展制造业,必须最先把制造业的基础行业钢铁业建起来,但私营企业家好好地赚着钱,谁会愿意投入巨资,从零开始发展钢铁业?

朴正熙这个时候的做法,奇葩到了变态的地步:他把当时韩国国内最出色的一批企业家比如郑周永全都抓起来,要求他们开办发展钢铁业、运输业等一系列他指定的行业企业。谁敢有异议,就关起来,关到乖乖听话为止。谁敢在这种时候说不?

为了追求绝对结果,不择手段,这就是独裁者朴正熙的风格。

那么这些重工业需要的巨额投资从哪里来?朴正熙政府疯狂借外债,全部用于重工业投资。韩国当时的通货膨胀率一年甚至有20%。但因为当时重工业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很可观,所以这个规模的通胀率也被接受了。

这样倾国家资源去发展,很容易造出大型垄断企业,对经济发展产生反向影响。这时候,朴正熙做的是,在国内批准成立多家企业,对这些工业企业实行严格的出口纪律,逼着企业在国内以出口为标准充分竞争,逼着它们学习技术、改进技术。

同时,在严格的金融管制环境下,严格规定利率水平,拒不接受来自美国和国际组织一再要求的金融自由化,严控外资进出,防止银行贷款流向消费贷款、房地产等领域,给出口业绩好的企业优惠的贷款待遇,促进它们继续发展。

朴正熙对外强势地拒绝古典经济学派的贸易自由、金融自由的所有建议,对内严格检视并逼着国内发展工业制造业。

韩国的工业就在这种匪夷所思地强权推动和扶持下,快速发展强大,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快速崛起为一个工业国家,经济开始了真正的腾飞。

再看看那些东南亚国家,过早地推动银行私有化,让商业银行沦为权贵的牟利工具,大量的贷款不用于工业投资,而流入了房地产、石油或者电力等垄断行业。没有幼稚工业保护意识,也没有创造让企业充分竞争的条件,再早早地听从西方经济学顾问的建议实行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对国外资本和进口产品毫无抵抗。

这些国家没有抓到战后经济发展的真正命门,被韩国快速赶超。

工业的强大必然伴随着技术的精进,而一旦工业强大起来一定会建立起对新技术的推崇,和创新带来的利润的继续渴求。这种工业发展的创新和技术思路毫无疑问会延续下来,影响此后的发展,韩国的文化产业也概莫能外。

从国家民主的层面来说,朴正熙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

但在经济史学者的眼里,朴正熙可能是二战后东北亚最有远见的建设者。

再更新:

关于单一政体的问题,我看了下讲座笔记,其实就是确立中央不可挑战的权威,特别是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的权威。保证地方不会另起炉灶、另搞一套或者有令不遵。

另,我只是个搬运工,这是一个教授的演讲内容。

另,日本通产省的问题,有批评有认同,但认同者居多。特别是,对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与起飞阶段的作用,几乎没有负面评价。

更新:

我不评价朴槿惠,但她爹的确是韩国近现代以来第一政治家,金大中这些都是修修补补,吃他老底子的。

私信里有人说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少,你怕不是个杠精。通产省晓得伐?知道出台了多少产业规划不?知道文教省出台了多少药理、材料、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研究规划?知道这些研究谁在买单不?

再问你知不知道日本土改以后为了避免土地赎买资本全部流向资金回笼快的轻工业,专门政府补贴重工企业买煤炭和钢铁,而且一补贴就是三十来年?

——————原答案——————————

正好以前听过这方面讲座,搬运过来:

东亚,包括大陆、宝岛台湾、日本、新加坡、韩国,甚至未来可能包括越南,经济起飞都有很多共同点:

1,稳定而强大的政府、单一制政体(非联邦制,中央政府具有最大的权威,可以统领全局)保证宏观政策和长期规划一以贯之,保证各项政策执行有力有速度。

比如,很多产业和领域,投资巨大且短期内是没有效益的,甚至可能会亏损的,但却对一个地区产业机构有决定性影响。一般而言,经济刚起步的私企是不愿意做的,只能政府或者国企去做,然后成果共享。

回头来看,这些创造奇迹的经济体政局特别稳定。韩国军政府延续了三十年左右,日本直接是55年体制,1955——1993年没换过执政党(感谢指正,凭记忆打的);李家坡则是老李家做到现在,对岸是父死子继近四十年。注:小蒋前期没有一把手的职位,干的却是一把手的活,谁都知道该听谁的。

这样好处是:政策有连续性,不会朝令夕改。而且这种体制能够囊括几乎所有的本土精英,不会因党派斗争而内耗,徒耗时机。同时,政策出自最高层,执行力都比较强。

这里要说一下,韩日官方甚至民间都很少拿人圈污染这些玩意说事,都理解也都清楚,毕竟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倒是岛上那帮人一边吃小蒋的底子一边骂街。

这比除了美式制度啥都没有,但啥也干不成的菲律宾高明很多。

2,压榨压低国民待遇,保证能够快速完成原始资本和技术积累。朴正熙刚上台,不断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组织大量劳工去德国和中东打工,没多久就攒下了底子。这些工人、劳工都是没有保险、每天干十几个小时;这些产业起步也都不高,赚的都是辛苦钱。

对比下咱们二十多年前的小厂之类的,是不是很熟悉?

3,外部环境稳定,特别是与发达经济体稳定。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与欧美关系稳定,是融入国际市场的前提。韩国在60年代和日本谈判建交,朴正熙被韩国民族主义者喷成狗。但老朴不惜军管都要和日本和谈。

其实换成是你,你也要这么做:北边同族兄弟时刻准备揍你,西边是人口第一、刚打完自己的中国,怎么办?在美帝撮合下,跟距离最近、当时亚洲唯一发达国家日本和谈,护住菊花。

韩日关系正常化过程中,韩国做了很多让步,比如慰安妇问题、韩籍日本兵和领土等问题,有的扯皮到现在。

但韩日建交后,日本的技术和资金得以大量涌入,保证韩国能够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速资本、技术积累,日本也为韩国产品提供了大量市场。90年代初,日本经济崩盘,韩国又主动和咱们建交,又通过打开大陆市场发了一笔,成功走过中等收入陷阱。

对比下改革开放前后,中日、中美陆续建交,是不是又是很熟悉?

4,扶持并围绕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并且适当压缩巨头企业的利润空间,成果共享。

韩国几家巨头企业,和政府关系千丝万缕,历任卸任以后关进去的总统,背后都有三星、lg等企业的影子,这几家企业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但历任总统都在打击几大财阀,只是每一任打击的目标和力度不一样。

要说最狠最直接的,还是朴正熙,直接抓过来警告。

其实,咱们看看,日本的川崎重工、丰田等;对岸的台积电、联发科等等,不都是政府扶持引导一路走出来的,在全世界的行业内都有底气,才能引领国家经济,跟上甚至引领世界步伐。换句话说,这些企业的财报不一定要好看,但他却能供养无数个上下游本土企业。

5,美国。

你可能会嗤之以鼻,但东亚哪个经济体高速崛起的背景不是老美在背后相助?

朝鲜战争医活了日本,越南战争医活了韩国,美苏对抗、欧盟和美国扯皮以及911,让美国有求于咱们,所以一路快跑;打击日本让对岸有了半导体产业;李家坡常年给美国做服务。

朴正熙不惜派人去越南参战,就是为了拿到美军越战订单……另外,韩国的航运巨头等都是从给美国驻军做后勤起家的。

顺便说一句,咱们不理解为啥韩国人非要美国驻军,指挥权都不想要。原因很简单,安全有保障,军费自己掏得又不多。信不信美国佬前脚走,后脚北边就惹事。

6.农业基础。二战后,日本搞了土改,对岸375减租。韩国土改和新村运动,咱们的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村振兴等等,都是农业农村先打基础,吃饱肚子、解放劳动力。

7.大量富集的劳动力。都知道,人口多,密度大。而且高等教育普及以后,劳动力质量越来越高。

8.民族性。高速发展,必定有人要承担代价。无论你承不承认,这些都是儒家文化圈,都有极强的忍耐能力和坚韧性格、吃苦耐劳的品质。其他文化里的民族,很难做的到。

朴正熙刚执政的时候,大米优先出口创汇,基层百姓只能吃红薯、玉米,军人和公职吃陈米。连白菜这玩意当时普通人都很少吃的上,得卖给美军、运到日本创汇,肉制品也是优先出口。以至于韩国有个菜叫“部队火锅”。它的起源,就是韩国平民捡驻韩美军扔的罐头、泔水做的。

这样的搞法,换儒家文化圈以外的地方早就上街了,但韩国人忍了。

以上。

客服头部
0898-08980898
13876453617

网站二维码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