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4版)地理复习提纲(背诵版)
PAGE
PAGE1
PAGE1
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区域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加以描述。
一、世界第一大洲
(一)地理位置
区域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半球位置可以先从南北半球看,再从东西半球看。应重点关注大洲的主体部分所处的半球位置。注意语言描述要准确。
(2)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基于大洲和大洋的学习,海陆位置应先从大陆看,再顺时针看大陆周围的大洋。在海陆位置中,应以“方位+参照物”的方式描述相邻的大洲或大洋。描述海陆位置时,注意方位的相对性,准确使用方位词。
(3)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部被赤道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
经纬度位置要结合经纬度数值看,所跨经纬度是约数。应注意准确读图,描述大洲所处的主要经纬度范围。描述纬度位置时还需描述特殊纬线穿过该大洲的情况,以及大洲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地区。描述经纬度范围时,注意方位关系,特别要留意经度的方位判读。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不要求精确说出经纬度的具体数值,大致描述即可;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从所跨经纬度、南北和东西距离、面积三个维度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广。(2)南北、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3)面积最大。
2、亚洲共分为北亚、南亚、西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
二、地势起伏很大,长河众多
(一)地形
1、亚洲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大致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二)河流
1.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等。
2.亚洲河流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河流流向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三.多样的气候
1、亚洲气候具有气候类型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缺少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两种气候类型。
附: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1)气候类型
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
③:寒带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
⑤:热带季风气候⑥:亚热带季风气候
⑦:温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
⑨:高原山地气候
附:亚洲地理集锦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里海——世界最大湖泊,咸水湖。(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一)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原因:中低纬度,气候适宜;离海洋较近;平均海拔较低,地形平坦;河流多;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农耕,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二、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
1、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2.亚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
由图7.17知:亚洲国内生产总值第一;
由图7.18知:亚洲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
亚洲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日本、韩国属于发达国家。
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
3.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二)范围、领土组成:
日本主要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本州岛是最大的岛。首都是东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三)自然环境:
1.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高峰富士山是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