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午后,A股及港股旅游、机场民航相关概念股快速拉升。
截至收盘,A股西安旅游涨幅超10%,西域旅游、西安美食、桂林旅游涨幅超5%。港股板块,美兰空港涨幅约19%,携程集团涨幅约15%,同程旅游涨幅超10%。
上证综指涨1.69%,报3087.29点;科创50指数涨0.02%,报1023.26点;深证成指涨2.12%,报11139点;创业板指涨2.04%,报2405.32点。Wind统计显示,两市2818只股票上涨,1965只股票下跌,平盘有187只股票。
消息面上,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疫情防控发布进一步优化通知。通知显示,一方面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其中包括缩短密切接触者隔离检测天数,不再判断密接的接触者,取消中风险区。另一方面,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及登机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次数。此外,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
这一政策对机酒旅游市场而言无疑利好。
观察者网从携程方面获取的数据显示,携程平台的机票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超1倍,酒店搜索量增长近7成。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也迅速上涨,1小时内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448%。其中,最热门的入境航班线路为:金边-南宁、首尔-沈阳、首尔-青岛、金边-广州、首尔-大连、曼谷-昆明、万象-广州、吉隆坡-广州、曼谷-广州、新加坡-厦门。
飞猪数据显示,该政策发布后仅1小时,平台上的国际机票搜索量环比昨天增长超3倍。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认为,最新调整的防疫政策中,短期来看,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对国际航班的流量复苏带来重大利好。截至目前,携程平台上的中国出入境航线往返计划运力为每周近1300班,与10月31日前相比增长约30%。长期来看,包括缩短隔离时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释放了国内旅游市场的流动性,国内旅游市场或将在秋冬疫情过后,迎来加速反弹。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指南基础上做出了较大幅度的优化,同时明确将加大力度整治“一刀切”、“层层加码”现象,充分体现了“科学精准”的指导思想。“对于商旅出行而言,最大的利好是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为国际航班的进一步加快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作为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后的配套措施,还设置了面向相关人群的“闭环泡泡”机制,对于正常国际商贸及文化交流的加快恢复意义重大。“
对于无疫情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常态化核酸,本身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这不是新的提法,在今年6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就在反复的强调这一点:
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学确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地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将受检的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
结果很多城市,就别提盲目扩大核酸范围了,直接变成了常态化的核酸筛查。有没有疫情都要查,而且是全员全域。这不光是对居民的打扰,也是对财政经费的浪费。
从卫健委前段时间提供的数据来看,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是3.1/10万,这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人群,那对于连次密接都不是的普通群众来说,大范围核酸阳性检出率会比这个低,而且低的多。所以对于非疫情地区进行常态化核酸,这就完全是一件费钱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针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连续3日的核酸排查,或者对于疫情爆发后对于大范围区域的摸底排查,这种是确实对于疫情防控有一定的益处的,但把全域核酸弄成常态化,就是完全不合理的事情。
在取消了常态化核酸后,接下来就是要取消查验核酸,恢复到绿码出行。
同时把核酸恢复到确有需要才做,比如对疫情爆发地区进行区域化核酸筛查,以及日常的核酸只针对于高风险人群或者是异地出行的人群才进行查验的人群。
刚好翻到刘慈欣《三体》这段话……
其实,不论是“清零派”还是“共存派”,再怎么争执,谁不是梦想回到2019年前的“前新冠时代”呢?
不停有人评论,觉得我说反了。
完全放开意味着医生护士也会得病,顶多比其他行业得病的可能性略低。
应该说,反了,也没反。
因为我默认的设想中,所有进医院的人还是必须要有48小时核酸的。
在我的想象中,医院应该成为最后的堡垒,要尽可能让医院没有病毒,这样对病人和医护来说都是更负责的做法。(只不过我估计这可能也很难实现)
11.15更新
我本人见识有限,也不懂医学,就是说几句自己脑中所想的。
时至今日,我也不想指责谁。只是一想到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医疗资源不足,就感到焦虑。
我知道,这一切最终都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我只是希望大家能现在把问题想清楚,淡然接受可能发生的事。
最后,祝你们身体健康!
我就只关心一个问题,大夫护士要不要带病上岗?
眼下我们都可以往好了设想,可是全面放开时间久了,病毒终究会扩散,石家庄能承受多少医护人员因病临时离岗?
就中国这个人均医生护士数量来说,我觉得这个东西根本无解。
(前提是医护全部闭环管理,每日核酸检测,也许能维持住一段时间)
如果带病上岗,对病人是巨大的威胁。
如果不许带病上岗,医护人数肯定不够。
横竖都是问题,大家自己想吧。
2020到2022年初。
全员核酸都是发现无法监控传播链条后的紧急手段。
正常情况下,疫情的发现来自于重点人检测,正常人抽样检测,医院发热门诊检测。
因为,这个时候。
国外人员进入中国是14+7。
国内疫情也是14+7
漏网极少。
货物传播也有控制。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没有疫情,大家甚至口罩都不戴了。
2020年十月一,旅游大军依然堵塞各个景点。
2021年,有几次疫情,也没怎么耽误旅游。
后来,有的德尔塔,病毒传播能力增强。
防疫难度增加。
在2021年春,广州首战德尔塔的时候,我就提出未来应该建立红绿区(这个办法在刚发20条中提到了,叫泡泡)
红区,外国人自由往来,中国人准入,但是出来要隔离。
绿区严格清零。
红绿区之间有过渡区,用来人员隔离,货物消毒。
三个区物理隔离。
独立机场港口,附近几十个街道,设立红区。全套配套设施。
相临几十个街道作为过渡区隔离。
国内都是绿区。
绿区没有感染途径,不需要全民核酸,监控发热门诊,重点人,普通人定期抽样即可。
绿区服务业,餐饮业,旅游业正常
红区也正常,还有国际业务。
外国人只是深入中国内地不方便。一切如常。
绿区制造业正常,红区负责对外贸易和交往。
但是,在2022年第九版里面。
选择的办法是,7+3,不是红绿区来缓解国际交往问题。
漏的多,需要后面补。
于是就变成日常全民核酸,这个钱就太多了。
很快财政就吃不住劲了。
而且,疫情此起彼伏,处理不当就变成长期封控,损失巨大。
现在5+3,再取消全民核酸。
很有可能发现晚,出现封城。
中国的体制,无限责任政府,很难躺平,这是基础问题。
清零想不做也不行。
应该用红绿区和14+7,做低成本清零。
想躺平的试点,很快就会被现实教育,不得不封城清零。
这篇文章是我近期看过写的最好的公文,非常踏实,务实,没有空话套话,读来让人亲切。
有些用词一看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干部写的,但非常可爱,比如这句“去一个地方就得换一个码,让人‘累觉不爱’。”年轻人不会还用这么老的词。
但内容相当扎实,老练,可以说在全国降温,一片迷茫的当下,是一针挺踏实的强心剂。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虽然病亡人数是个冰冷的数字,但最终都落到每个家庭头上。试问,我们能眼睁睁接受身边人离去的现实吗?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不允许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辈祖辈和孩子,面临死亡威胁而无动于衷、直接放弃。举个例子,西方有的国家一所养老院就有上百人死于疫情,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国家,相信是难以接受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我们国家为控住疫情所作的努力。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超额死亡估计达1820万人,超额死亡率为每10万人120.3人;美国超额死亡率每10万人179.3人;中国超额死亡率仅为每10万人0.6人。
任何事情不能只说结果,不谈过程。西方国家今天的“一切如常”,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和一个个家庭破碎的基础之上。最新数据显示,欧洲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经突破200万,美国则近108万,是全球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1月28日6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感染病例达到98568849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079197例
光羡慕西方国家的自在与狂欢,却忽视了他们付出的惨痛代价,是选择性遗忘;脱离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谈疫情的“控”与“放”,都是空想性命题。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为了抵达对岸,有的国家选择赤膊下水、优胜劣汰,默许一些人成为牺牲品;而中国选择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尽可能用一艘大船让所有人获得求生机会。当大船正艰难而逐渐靠向对岸驶去时,如果盲目羡慕那些已经登陆上岸的游泳过河者,不再齐心协力划船而选择冒然跳船,之前许多付出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读完只觉得,孤独,但又终于有人说这样的话。
我个人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也就是,你说什么话,希望抵达什么目标,我希望能得到明确,才讨论跟不跟。
比如,你说,我们怎样怎样,就能过上好日子,我愿意听听你的想法。
但大部分聊到解决路径,都说不出来什么东西。
讨论情绪很饱满,很激烈,讨论未来和路径,大部分人都依然两手一摊,表示自求多福。
那我跟你一起骂,一起闹,我们能去哪呢?宇宙尽头么?
近三年来,我基本上做到与世无争,我不讨论时政,也不参与任何过激话题。
因为我知道,我的情绪化很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情绪坍塌。
但与此同时,依然不断有我的朋友,同学,网友,在各个群,在朋友圈,在知乎,在微博,在各个我能看到的渠道,发表对世界的不满,表达一些极端的情绪。
他们认为,只要坚持阴阳怪气和骂街,就能改变世界的走向,或者如果执行不了,那就一切毁灭算了。
甚至你什么都没说,就有人发朋友圈堵你的嘴,说要是有人这时候不共情新疆就是虚伪的理中客。
我当然什么都不会发,因为我知道你们中有警察,有体制内,有律师,有法官,我得罪不起。
但坦率的说,我无法理解,也没法共情。
把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强行关联到一起输出情绪,不是我能接受理解的东西。
我希望骂的是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全国是一具身体,哪里出事都关乎你脆弱的神经。
这个每况愈下的时代,只有强壮的灵魂才能活到最后,而每个人都不是所有人的上帝,互联网给了人这种狂妄的错觉。
前几天几个大学朋友在群里说了几句香港人去四川闹事的新闻,过了几分钟,和我们朝夕相处四年,在人大读博去四川任教的室友也就是群主退了群,表示与发言的那几位割袍断义。
我自己也退了很多群,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大v非得开口润闭口跑,似乎在这块土地对他们是一种痛苦。
武汉这几年经过好多轮管控,有不能出门的时候,也有到处玩耍晒太阳的时候。
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是时代的无奈,但我依然认为,我们当前的道路是大体正确的。
完全不出问题不可能,但你非得24小时高强度盯着问题看,把一些假新闻和颜革的玩意不舍昼夜丢我脸上,发现错了又说是无责任转发,我不理解。
我会依然在这片土地生活下去,这是我的选择,因为我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谁有更好的选择,或者谁破防了,emo了,希望世界毁灭,我都尊重祝福,但请你不要再出现在我的世界。
这不是小问题,这是选择什么方式活下去的问题。
就这样吧。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为“二十条措施”)引发全网热议。
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做出回应。
广州市宣布即日起调整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期限;不再甄别密接的密接,对目前在隔的次密者解除隔离;三亚市从11月11日18时起,调整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上海市今天发布的风险区中,不再有中风险区,高风险区定位到楼栋……
在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二十条措施”能够用更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雷海潮介绍,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一些瓶颈和障碍问题,比如隔离资源相对比较紧张,隔离房间不足。另外,流调压力非常大,流调的人员也相对不足。“取消了对于密接的密接(次密接)的判定,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把风险地区和密接人员的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工作做的更好。”
这一举措背后,有科学数据做支撑。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回应道,次密接的阳性感染的几率比较低,大概是十万分之三,十万个里有三个人接触密切接触者后能感染。如果将密切接触者管好看好,次密接的阳性率更低。
取消设置中风险区域,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经过“第九版”的实践应用以及7、8月份的评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有风险,但是不大。中风险区划分了以后,社区管控的人员比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取消中风险区。”常继乐说。
“所有的调整都是有依据的。”“二十条措施”第一条规定: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这与国内奥密克戎主要流行株的变化有关。他表示,第九版防控指南试点时,国内主要流行毒株是奥密克戎BA.1和BA.2,密切接触者的阳性感染者末次暴露后,5天内检出阳性的比例是89.1%,7天是97.3%。
而7月份和8月份,国内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BA.5和BA.5.2、BA.2.76。评估发现密切接触者3天内检出的阳性是81.4%,5天达到94.5%,7天的时候达到99.7%,提高了2.4%。因此,将隔离期限进一步的优化,优化到5+3。少了2天集中隔离,可以省出30%的隔离资源。
常继乐说,“虽然听起来防疫政策好像松了,但实际上要求更高了,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广州市在“二十条措施”发布的当天下午就当即做出反应,该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宣布即日起调整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期限;不再甄别密接的密接,对目前在隔的次密者解除隔离。
昨晚,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对广州是一个挑战。
他说,“对于广州来说,在成熟的、新建的一些小区,按照楼栋来划分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是发生在楼宇密集,人口密集的城中村里边,难度不小。城中村内一些楼和楼之间的间距是非常近的,可能楼和楼之间也就是一个握手的距离,现场划分非常考验流调人员的功力,需要更加科学地完成现场的调查和勘察,划定风险区域。”
张周斌表示,不再甄别次密接对疫情防控是一个利好消息。“甄别密接的密接,需要消耗很多的流调资源,之后可以聚焦于感染者的流调、密接的甄别,使防控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另一方面,对次密进行健康管理的社区管理资源也可以地调整到其他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新闻发布会上,雷海潮强调在今后工作当中,将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的反映,保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举措”能够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自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等全国多省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据《海南日报》,三亚市从11月11日18时起调整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从“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并不再甄别次密接,对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
今年1月13日,上海一家20平方米奶茶店成全国“最小”中风险地区,当时曾引起巨大关注。如今,当中风险地区成为历史,“最小”高风险地区或将比比皆是。
“医学界”注意到上海、长春、广州等不少城市按照最新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整,高风险区划分到小区楼栋。
北京市在学习会议中强调,进一步完善进返京管理政策,畅通救济渠道,提高办理时效。此外,北京在流调结果中不再公布隔离观察人员详细住址。今天北京市公布的过去24小时感染者情况中,隔离观察人员只公布所属区,而在社会筛查中发现的感染者,仍公布其住址小区或社区。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条措施”第六条要求,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但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推行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市民进出小区或者乘坐地铁、公交需持有24小时、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有广州市民告诉“医学界”,“二十条措施”出来后,最大的变化在心理上,其他方面还没感觉到。
看来,待“二十条措施”进一步落地后,城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等举措在各地是否能得到真正调整,还有待时间检验。
今晚和朋友出去聚了一下。
就随便聊聊。
一、
大家期待已久的放松,或者放开。
真的出现了。
包括之前彭叔说要放开,最大的问题是要解决国内的医疗资源问题。
在今年的这个也提了。
说是要建立分类救治。
说白了,这个分类救治的意思,就是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就在家里自己吃点药,或者直接在方仓里面吃点药,就行了。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医疗挤兑的问题。
国外都是这么做的,要看病,就需要提前预约。所以大家也能看到这点。
就是大家看国外的那些自媒体博主,他们在直播自己确诊的时候,什么时候是在医院的?他们都是在家里面自己硬抗的,还有那些亲戚朋友之类的,他们确诊以后,有几个是去医院的,都在家里面自己蹲的。
不是他们不想去,而是国外除了重症的,其他的去了人家也不收的。
我们国内,想要真正的放开,也必须要走一步。
不然以我们国内的人口基数,再多的医院也顶不住。
二、
彭叔就说个数据。
老美的人口数量只有3.3亿,截止目前,老美已经有接近1亿的人确诊了,也就是30%的人都确诊了。
韩国的人口数量是5100多万,确诊的人数达到了2600多万,超过了50%。
日本人口是1.26亿,确诊人数是2300多万。
这些都是随便能查到的数据。
我们作为普通人,不知道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有一定可以确定,如果真的放开了,以我们国内的居住密集程度,30%左右的人确诊,概率是比较大的。
那么我们有14亿人,就算30%,也有4.2亿人。
这是什么概念。
把美国、日本、韩国的所有人口加起来,都没有我们国内一半人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内对于放开,那么谨慎的原因。
我们的人口数量,真的太多了。
而且,大家想想。
全国14亿人,至少10亿人,都是居住在医疗条件比较差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只有不到4亿的人,居住在医疗条件还可以的一二线城市。
那么等到时候冲击的时候,会是怎么样。
我们国内又没有分级的治疗手段,大家只要病了,一窝蜂的都想去大医院看。
这么多人,医院根本顶不住。
三、
我们国内,不管是希望放开的,还是不希望放开的,本质上,大家都是希望生活能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坏。如果说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的话,也根本不存在什么放开或者不放开的争论。
大家都只是希望生活能越来越好而已。
如果说生活变好了,谁愿意在那整天和人吵吵吵的。
就像如果有头发的话,有几个人愿意去当秃子。
我们都是普通人,放开也好,不放开也罢,我们都只能接受。
这是彭叔昨天写的文章。
里面就说了,大家别说什么小孩子的话。什么为了面子,就死活不放开。
如果说经常看彭叔直播或者付费文章的人,就是应该知道,彭叔一直跟大家说,对于上位者来说,我们这些人,都只是数据而已。
只有权衡全局,没有说是个体。
如果说不放开的利益,比放开的利益要多,那么再怎么样,都不会放开的,但如果说是发现放开以后的利益比不放开多,那你不想放开,也会放开的。
彭叔虽然没有做过多大的领导,但是也算是曾经管过一个18万人口的小地方,当时制定的政策的时候,这18万人,就只是数据,你根据数据,来制定合适的政策,而这个政策,你不管怎么制定,这18万人,不可能每个都被你照顾到,肯定会有人利益受损的。
个体在这种宏观面前,真的很渺小。
所以现在既然上面已经把话都挑明了,那么大家现在的心态,就应该要准备迎接放开了。
彭叔还是一如既往的观点,今年春节,是个转折点,大家过年能不能回去,将会决定明年上半年,到底放不放。
四、
其实大家心理都清楚,早晚是要放开的。因为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当别人都放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放开的。就像你们班里面60个娃,1个娃是好的,59个娃是坏的,那么这个时候,这个班里面那唯一一个好的娃,他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没办法。
只是说,我们的放开,和国外的还是有区别。
因为我们国内真的太大了。
各种发展不平衡,也就注定了我们不能一下子全部放开。
我们只能这次放开个20%,下次再开个20%,慢慢的, 最终放开。
五、
既然我们无法决定,只能接受。那么彭叔建议大家,还是早点做准备吧。
根据国外的情况来看,死亡比例比较高的,大部分都是没有打针的,打过针的,大部分都没事。死亡的人里面,90%以上,都是那些打针比较少,或者没有打针,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
所以,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那些还没打针的,还是赶紧去打吧。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打了,而且又要放开了,你没打,你就成了那个少数的,吃亏的了。别人打了有抗体,放开不怕,你没打,少了抗体,肯定吃亏。
大家也不要太过于紧张。
纵观那些放开以后的情况,一般来说,最多就是1个月到3个月之间。所以我们只要熬过开头的时间,后面就会好很多了。
彭叔这个人比较谨慎,尤其是经历了去年年底西安封城的事情之后,让彭叔再次知道了,什么叫个人的情况,在群体的时候,根本是微不足道的。除非你特别牛,否则你只是有一定关系的话,在初期,还是很难找人帮你的。
经历了去年的事情之后,彭叔今年以来,家里时刻保持着一个月的水,和吃的东西,以及各种药品,维生素片,甚至,彭叔今年封城以后,还买了2个吸氧器,一个给父母,一个自己的。昨天在粉丝群里面和他们聊天,也说了这个。
彭叔给父母买的大的,自己买的是小的。
这玩意,如果没事的话,真的没用,因为彭叔的这个小的,买回来以后,就自己玩了2次,吸一下,感觉还行,后面就再没用过了,给父母那个大的,用的频率还行,彭叔爷爷天天用。
所以这个东西,彭叔觉得大家还是视情况而定,年轻人彭叔觉得也不用,老人是可以考虑备一个。
最后: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大家能做到,尽量的不要增加社区的负担,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一周一次,彭叔的全国房产交流群又开始拉人了,第5期